中国古代史只出了一个正式称帝的女皇帝,并没有再出现,和武则天称帝后的所作所为有很大关系。
武则天称帝前的女性地位。
在唐朝之前,我们国家的女性地位还是比较高的,尤其是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文化,母亲的地位更是很高,太后的话语权举足轻重。
比如汉朝,吕后、窦太后,他们都很有实力,甚至在某些时段,是事实上的帝国掌权人。
在此之后,东汉临朝称制16年的邓绥、长期临朝听政的梁妠、隋朝独孤伽罗等等,都有很大的话语权,直接左右王朝的发展后继承人的选择。
武则天称帝前后,更是女性政治家活跃时期,出现了太平公主、韦后、安乐公主、上官婉儿等一大批弄权的女性。
武则天称帝后的女性地位。
武则天去世后,随着李隆基消灭太平公主,女主当权的时代结束,从此之后,皇后、太后和外戚干权的事情越来越少,就算出现了宋朝刘娥、清朝慈禧太后这样的女性政治家,但他们都是以依附于夫家的统治为基础,再也没有称帝的实力和趋势,女性地位也是在武则天称帝以后的时期逐渐下降,直到辛亥革命后,女性地位才快速上升。
展开剩余54%为什么如此?
其实,和武则天称帝前后的所作所为有很大关系。
武则天为了称帝和称帝后出于巩固自己统治的需要,大肆打压李氏子孙,甚至连她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,并重用自己的娘家人,大唐的天下已经成了大周的天下。
如果武则天的娘家人才能卓著,有政治手腕强悍的人物,后来很可能把皇位传给武家人。
在武则天称帝前,尽管也有女主当权,但从来没有改朝换代的事情发生,防女主的主要焦点是外戚。
可是武则天称帝差点儿让李家天下变成武家天下,让后世为之警醒,再有此类苗头,皇家和大臣都会强烈反对。
比如宋朝刘娥,她的临朝称制就遭到了极大的限制,宋明两朝,几乎没有多少皇后干权或太后临朝的事情。
如果不是武则天当个皇帝过把瘾,后世女主临朝称制的事情可能会更多一些,一些有能力的女性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皇家如此,上行下效,对女性的防范和女性权力的限制,使女性地位自从唐朝以后逐渐下降,后世再也没有女主称帝的事情发生。
对此,大家认为呢?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好评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