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想在社会中立足的人来说,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?有些人认为是学历,有些人认为是财富,甚至有人认为是房产。但有一点是大家往往忽视的,那就是合法的户口。
有了合法的身份,我们可以享受很多基本的社会权益。比如,我们可以顺利办理银行卡,买车票、住旅馆等,甚至能够享有作为中国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。可是,假如一个人没有合法身份,就成了黑户,这些普通的生活需求也会变得遥不可及。没有身份的生活,就像漂泊的浮萍,难以在社会中扎根。
陕西就有这样一位老人,名叫王玉兰。她年过80,却因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办理好户口。她曾经感慨过自己的身份不光彩,觉得这么多年也过去了,就不再去想这些事情了。没有身份的人,往往如同漂浮的孤雁,终其一生,都在漂泊与无根中度过。
展开剩余85%在晚年的王玉兰回忆自己年轻时的照片时,眼神迷离,似乎在思索着什么。那么,王玉兰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呢?我们接着往下看。
王玉兰在第三任丈夫宋治福的帮助下收养了一个孩子,叫做宋秀梅。在宋秀梅的记忆中,虽然家里不富裕,但养母王玉兰一直是个有追求的女人。她会做一些小生意,赚点零花钱,而且王玉兰对宋秀梅也特别好,常常用赚来的钱给她买糖吃。她不仅自己穿最好的布料,还让养女过得不差。
然而,随着年龄的增长,宋秀梅渐渐知道了养母王玉兰的身世。当她还在上小学时,有一次与同学发生口角,其中一个同学说:“你是日本人!”当时宋秀梅有些困惑,难以理解这个话的意思。她的养母王玉兰是个中国名字,怎么可能是日本人呢?不过,王玉兰承认了这一点,并直言不讳:“我妈就是日本人,你能怎么着?”
这件事在村里传开了,宋秀梅的同学们开始好奇王玉兰的身份,很多人表示要去她家看看。虽然宋秀梅的养母从未对外透露过太多,但她知道母亲曾用日本名字叫水崎秀子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宋秀梅对养母的身世产生了好奇,她开始追问王玉兰,想知道她如何成功融入了中国社会,经历了哪些故事。
有一天,王玉兰终于拿出了一张照片,慢慢讲述了自己的过去。1942年,抗日战争时期,年仅13岁的水崎秀子被送到中国东北的长春投靠姑姑。因为当时中日关系紧张,为了能顺利生活在中国,她改名为王玉兰。从此,她便与家人失去了联系。
1947年,王玉兰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宗开国——一位国民党营长。在当时的动荡岁月里,王玉兰的这段婚姻被认为是一门好亲事,宗开国家境不错,工作体面。两人虽然语言不通,宗开国却毫不介意,反而耐心教她中文,而她也教他日语。结婚后,他们的生活过得相对安稳,时不时外出享乐。王玉兰回忆起这段婚姻时,觉得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。
然而,和平并未持续太久。宗开国在一次战斗中失踪,王玉兰再也没有等到他。这段幸福的婚姻在一瞬间破裂,王玉兰的人生再次陷入迷茫。
失去了丈夫,王玉兰没有地方可去。战后,姑姑也返回了日本,留下王玉兰一人。她开始感到孤独,语言不通,身份不明。她的第二任丈夫雷国顺虽然也给她带来了一个家庭,但这段婚姻却充满了背叛和不满。雷国顺在结婚后带她回到陕西,结果却没有将她接回家乡,而是在县城安排她住。后来她发现,雷国顺在家里已经有妻子。这个事实让王玉兰心灰意冷,最终她选择与雷国顺离婚。
失去了第二任丈夫后,王玉兰再次选择了第三任丈夫宋治福。宋治福虽贫穷,但王玉兰渴望安定的生活,最终接受了他。两人没有自己的孩子,但一起收养了宋秀梅。尽管夫妻关系偶有摩擦,尤其是因为两人的性格差异,王玉兰却并未放弃过自己的生活,她学会了做针线活,积极参与村里的各种活动。
最终,王玉兰在陕西定居下来,并在丈夫李明堂的帮助下,取得了外国人在华居留证。她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漂泊生活,终于过上了平静的日子。她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,成为村里的一员。
然而,随着年纪渐长,王玉兰仍然觉得自己缺少归属感。2002年,她向日本提交了回国探亲的申请,想要回到曾经的故土。然而,当她到达日本时,才发现有一个冒名顶替的“水崎秀子”已经在日本定居。她最终证实自己才是真正的水崎秀子,而冒名的假水崎秀子伪造了证件。
2005年,王玉兰回到了日本,见了久未谋面的亲人,但她很快又选择回到中国,继续过着与丈夫一起的生活。尽管她与日本的亲人再度失去了联系,但她在陕西安度晚年,过上了平静而充实的生活。
王玉兰的人生充满了波折与不易。她失去了亲人、丈夫,却依然坚韧不拔,从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。她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而自卑,相反,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善良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和友谊。她的经历告诉我们,无论命运如何捉弄人,只要心存希望与坚持,就能在风雨中站起来,迎接人生的阳光。
王玉兰的故事,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合法身份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。没有合法身份,生活中许多基本的权利和机会都无法获得,而一个人的一生,也难以有真正的保障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好评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