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陵县位于湖南省湘赣交界,隶属于株洲市。这个县的总面积约为2500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大约49万人。如今的茶陵县看似平凡,经济上并不突出,常常被人忽视。但如果深入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,你会发现它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。
一、茶陵设县的历史
茶陵县的历史相当悠久,早在西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,茶陵便正式设县,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。虽然历史上曾因种种原因两度废立,但始终保持了这个名字,至今未曾改变。
二、县名的由来
茶陵县得名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。它是中国唯一一个以“茶”命名的县,历代皆有“茶乡”之称。这与茶陵的历史息息相关。更有意思的是,茶陵县在历史上曾有两个相似的名字。炎陵县便是从茶陵县中分出来的。炎帝的陵墓位于茶陵境内,因此茶陵得名“茶陵”。所以,虽然今天炎帝陵被认为是在炎陵县,但在西汉设立时,炎陵县还是茶陵县的一部分。
展开剩余78%三、茶陵县的地级行政区划
茶陵县在历史上曾三度获得地级行政区划的待遇:
1. 南宋嘉定四年(1211年),茶陵县划出三个乡建立了酃县,并将其纳入茶陵军的管辖范围。
2. 元朝时期,茶陵县在1282年升格为茶陵州。
3. 明朝成化十八年(1372年),茶陵县再次升格为茶陵州。
四、茶陵县为何被称为“茶乡”
茶陵县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。传说炎帝神农氏在茶陵地区首次发现了茶叶,并教导当地人如何采茶、种茶和饮茶。因此,茶陵县被称为“茶叶的故乡”。为了纪念神农氏,茶陵人尊称他为“茶祖”,县内至今仍有茶祖纪念园。而茶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也高度评价了茶陵县的茶叶,称其为湘茶之首。
五、茶陵县的宋代古城墙
茶陵县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,还有珍贵的历史遗迹。位于县城的宋代古城墙始建于公元1232年,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。如今,这段古城墙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总长达3353米,其中约600米保存完好,是我国现存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宋代城墙之一。
六、茶陵县与革命历史
茶陵县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。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,起义部队曾途径茶陵,并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农兵政府,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。茶陵因此被称为“革命摇篮,红色茶陵”。
七、独岭坳遗址与稻谷文化
茶陵县是我国水稻种植的发源地之一。上世纪90年代,考古学者在茶陵县独岭坳遗址发现了7000多年前的稻谷遗迹,堪称“古稻活化石”。这些发现证明了茶陵地区水稻种植历史的悠久性,并为研究早期农业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八、茶陵与湘菜文化
茶陵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,还为中国的湘菜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茶陵人唐生智和谭延闿对湘菜的推广功不可没。唐生智的“东安鸡”闻名遐迩,而谭延闿更是湘菜名菜的推广者。今天我们熟悉的“宫保鸡丁”、“霸王别姬”等名菜,源自谭延闿所创立的“祖庵菜”。
总结
茶陵县不仅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,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。从古老的茶陵设县,到宋代遗存的古城墙,从革命历史的“红色茶陵”到悠久的稻谷文化,茶陵县有着许多值得我们铭记的故事和遗产。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,它的历史与文化仍在悄然影响着每一个角落。
正如明朝江西吉水人解缙的《夜泊茶陵》一诗所言:“山绕荒村水绕城,蒻蓬藤簟水滩声。秋风沥沥秋江上,人自思乡月自明。”愿茶陵县的未来如这明月般光辉,茶陵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好评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